八二三豪雨成災,立法委員張麗善接獲當地村民陳情,今天前往雲林縣元長鄉潭東村勘災,當地居民抱怨訴苦村內「年年做大水」,農作常全軍覆沒,村內離抽水站太遠,大排、水溝都被泥沙堵住,喪失排水功能,這次水災前多次向政府反應,都未能得到回應。
陳情青農吳宗翰表示,村內已向政府陳情多次,村莊離鄰近抽水站有段距離,不少農民都有自備抽水機,但最重要的是抽了水該往哪排?水溝內的水都比田裡還高,甚至曾經淹到在水溝裡可以「抓土虱」。
潭東村長蔡采秀指出,潭東村地勢較低,常面臨臨近高處水位倒灌,這次水災時水淹及腰部,村民們好幾天都只能困守在家不能外出,還有學校打電話問孩子怎麼沒有去上課?重要的應是治本,根本上解決排水問題,不然「農損補助根本補不完」。
蔡采秀說,曾向水利會工作站反應,但苦於水利會沒有經費,都不了了之,而向雲縣府水利處反應,過去縣府也曾親眼看過水災情形,派人前來疏濬,但這次水災前詢問,等到現今都未見人來。
張麗善質疑,「縣府是不是動作太慢?」大雨來時,淹水本就是不可抗力,但雨停後的疏水就是最考驗縣府的能力,是否有先疏濬或平常的排水工程落實,且縣府統計至昨日上午,只有向農委會申報653萬農損,讓農委會誤認為雲林災害較不嚴重,經她與縣長李進勇當面向行政院長賴清德提報,才將雲林納入補助名單。
雲縣府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,雲林縣整治水患經費計畫上需約400億,目前只到位100多億,雖有接獲到民眾陳情前往勘查,但縣府規畫上是由下游開始整治,現在台西鄉、口湖鄉相較過去水患情形都有改善,會逐步往中、上游整治,提升防護功能。
而水災相關善後會議,雲林縣府於今天下午2點30分召集縣府工務處、水利處、農業處、社會處、環保局、教育處、計畫處、新聞處及稅務局開會研擬。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