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葉文義、陳政錄╱專題報導】
今年2月底中共中央公布提供「同等待遇」《惠台31條》,上海、福建、浙江等地惠台措施隨後遍地開花,轉眼迎來第一個畢業季。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05年民眾赴海外工作人數,赴陸港澳占比超過5成,達40.7萬人,而《遠見》雜誌調查,18到29歲台灣年輕人有61.6%「會因惠台措施增加到大陸發展意願」,惠台政策對台灣人才磁吸力更強,台青赴陸意願將更大幅提升,預料今年將掀起最強西進就業創業潮。
大陸58集團6月底發布最新報告,本屆大陸高校畢業生實際月薪為6019元人民幣(約合新台幣2萬7923元)。台灣勞動部今年5月底薪資調查,2017年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2萬8446元,差距微小。
台生陳宏榮今年將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研究所畢業,曾在上海的大陸券商研究所、外資風投機構實習,未來希望留在大陸工作。他坦言,若經濟成長幅度、市場體量有限,薪資也很難增加;年輕人選擇更有機會的地方就業發展,是正常現象,不必過度解讀。
陳宏榮認為,大陸惠台措施對創業的優惠政策較多,有很多執行細節仍需改善,建議想赴陸就業的台青,提升自身實力才是關鍵。
台灣薪資水準長期處於不合理低薪,越來越多台青選擇出走,而大陸就業市場薪資水準年年攀升,幾個大城市平均薪資早追上台灣,成為台青出走的熱門目標地點。兩岸薪資發展趨勢大不同,近年來,大陸已成為台青就業地的主要選項之一。
大陸人才招聘網站智聯招聘今年7月發布報告顯示,大陸37個主要城市平均招聘薪酬為7832元人民幣(約合新台幣3萬6000元),平均薪酬較上季上升2.7%,較去年同期上升6.2%。而台灣勞動部依勞工退休新制提繳估算平均工資為3萬7600元,服務業平均工資約3萬6100元。與大陸37個主要城市平均薪酬接近。